说起来真有意思,最近逛花市看到那些标价大几百的绿植,我就忍不住乐。
这玩意儿在北方是宝,到了南方就成了草,简直像开了个天大的玩笑。
就拿滴水观音来说,北方人供在客厅当宝贝,叶子青翠得能滴出水来,一盆上百块不算啥。
可到了广州,它就跟野草似的长在臭水沟边,泛滥得连绿化工人见了都头疼,还有人误当芋头挖了吃中毒,你说扎心不扎心?
花叶万年青也是个典型例子。
北方花友冬天怕它冻着,暖气房伺候得比祖宗还精细,就为那点奇特斑纹。
但在南方荒野里,它长成一大丛一大丛的,没人稀罕,北方人见了直呼上当。
鸭脚木更绝,北方叫它“八方来财”,年轻人花大价钱买造型盆栽放客厅撑场面。
结果南方路边随手一捡就是,叶片像鸭掌,风一吹哗啦啦响,跟不要钱似的。
还有龟背竹,国际网红绿植,北方老桩卖上千块,锦化品种更贵,叶片裂纹越深越抢手。
可华南地区呢?
它疯长在路边,太茂盛了还被砍掉当垃圾,看得北方人眼泪汪汪。
龙鳞春羽和狐尾天门冬这俩,在INS上被吹爆了,北方园艺迷们砸钱买回家,就为杆子上那点龙鳞斑纹或狐尾造型。
但到了广东,它们跟龟背竹作伴,路边一长一大片,没人多看一眼。
三角梅最逗,北方花友当稀罕物,盆栽控水又保温,开朵花能炫半年。
南方人却笑喷了:这玩意小时候满山都是,跟杂草一样疯长,现在绿化带里开成花海,北方游客来了都惊掉下巴。
为啥这么大差距?
说白了就是老天爷赏饭吃,南方气候暖湿,雨水多光照足,植物撒欢儿长。
北方天冷干燥,得靠人工暖房伺候,成本高自然价贵。
其实这事儿换个角度想,也挺公平。
南方遍地绿植,但牡丹花在洛阳满街开,到了华南就养不活。
气候就像个魔术师,把同一种植物变出不同身价。
咱们养绿植,别光盯着价格标签,得看合不合适自家环境。
北方的朋友别心疼钱,你买的是那份精心呵护的成就感;南方的也别笑话人,家门口的“杂草”换个地儿就是宝贝。
说到底,植物哪有高低贵贱?
不过是地皮说了算。
懂得欣赏本地的馈赠,生活里处处是风景。
标签: